四川資源與甘孜州政府對接災后重建工作
作者:四川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2-09-19 瀏覽量:
次
9月14日下午,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江濤,專程赴康定市拜會甘孜州政府馮俊鋒副州長,就加強政企合作,高質量推進甘孜州災后重建進行工作對接。集團黨委委員、總工程師李仕榮,甘孜州政府副秘書長張雪峰出席。

江濤代表四川資源對“9.5”瀘定6.8級地震對甘孜州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向馮俊鋒副州長表示誠摯的慰問,對甘孜州各位領導百忙之中參加洽談會表示真誠的感謝,對甘孜州長期以來對集團和所屬企業的幫助支持表示誠摯的謝意。
江濤指出,四川資源對地震災害感同身受。集團黨委高度重視,在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迅速成立“9.5”瀘定地震抗震救災應急搶險指揮部,克服疫情防控期間人員調動不便等困難,組織冶勘設計集團、興蜀設計集團、測繪大隊、核西南院、鑫順礦業、281大隊等單位,出動應急隊員130余人,無人機20臺,其他裝備160臺(套),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工作。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貴林第一時間率專家組深入震中核心區域靠前指揮,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徐錫惠任前線指揮長,工作在抗震救災一線,集團黨委其他領導奔赴一線,協同高效推動各項工作。在抗震搶險階段,將傳統工作方法與現代新技術相結合,通過采用光學影像遙感測量技術、無人機航拍加三維模型室內綜合研判,共排查地災隱患點500多處,大型災害體35處,在瀘定等五縣市高效高質完成了首輪地質災害應急排查,為保障受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目前進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按照自然資源廳和屬地指揮部的要求,轉入地災詳查階段。特別是在震中海螺溝,六名搶險隊員駐守“孤島”四天三夜,克服多重困難,圓滿完成一號營地地災應急排查工作。此外,排查人員充分運用國內最先進的機載雷達,對重災區進行全面探測,形成災區地質災害一張圖,為科學重建,安全重建,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江濤指出,四川資源是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立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注冊資本150億元,由自然資源廳履行出資人職責,是全省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主力軍和自然資源投融資領域的主力軍。集團以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國土空間開發與生態修復、地質災害防治為核心主業,正致力于打造全國一流“綠色礦產供應商”和“自然資源綜合服務商”。集團具有自然資源領域全產業鏈的優勢,不僅在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修復領域設備儀器先進,工作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在災損土地調查評價和恢復,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包裝、投資和實施以及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強的實力;還具有產業培育、資本運作和投融資方面獨特的優勢。
江濤強調,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集團應盡的職責,是落實省委、省政府講政治顧大局要求的具體舉措。地震應急搶險階段已經結束,過渡安置和災后重建是當前更為緊迫和艱巨的任務,集團愿意竭盡全力為甘孜人民重建美好家園提供幫助與支持。一是全面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對需要治理的隱患點進行勘查、設計、施工,監測;二是對受地震災害影響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三是對受損建筑物進行檢測和加固;四是對災損的文旅、交通、水利、市政等重要基礎設施恢復重建;五是對受損土地進行調查和恢復;六是謀劃是實施一批產業培育、投融資項目。
江濤建議,災后重建是系統工程,要統籌災后重建規劃與各類專項規劃,共同謀劃重建項目,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水平,加快推動災后重建項目落地落實,以縣城為單元,實現全域打造,為甘孜發展注入活力,讓震后的甘孜更加美麗。
馮俊鋒對江濤一行專程赴康定對接災后重建工作表示熱烈歡迎,對四川資源在“9.5”瀘定6.8級地震后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支援抗震搶險表示衷心感謝。馮俊鋒指出,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作為全省自然資源領域的龍頭企業,肩負著省委、省政府賦予的重大責任,任務艱巨、使命光榮。集團長期以來對甘孜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礦產資源開發、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地災防治與治理、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人才交流等領域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集團一如既往,全方位參與全州災后重建工作,為甘孜人民早日重建家園,早日恢復工作生活秩序提供寶貴的支持與幫助。甘孜州政府愿意深化合作交流,也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要求各縣(市)、各職能部門繼續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合作環境,加強對接,全力支持集團廣泛地參與災后重建和全州社會經濟建設,真正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州自然資源規劃局、州文旅局、州國資委、康定市、瀘定縣、丹巴縣、雅江縣、九龍縣、道孚縣、海管局,四川資源核西南院、興蜀設計集團、冶勘設計集團、四川土地集團相關負責同志參加對接會,并就加強政企合作推進災后重建工作進行了深入討論。